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

Live Worship Production - Sony

Videos about Joyce Meyer Ministries

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

使徒行傳教會 轉化香港藝術文化

http://www.krt.com.hk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8647

有人說,在香港的七座山之中,轉化最為明顯的是藝術文化的山頭,台前幕後都有許多人信主,並熱心為主作見證。今年9月6日,一群從事藝術文化工作的弟兄姊妹組織使徒行傳教會,委身文化轉化與神國復興的異象。

圖文◎記者 赤紙

使徒行傳教會(Acts Church)主要由高皓正(Zac)及何基佑(Kay)發起,雖然他們都是藝人,但參加者來自更廣泛的藝術文化圈子,包括從事音樂、文字、舞蹈、繪畫等藝術行業的,他們通常因工作時間不穩定,甚少能夠穩定參加教會的固定崇拜,使徒行傳教會的出現是要築起一個新平台,為神得著這群藝術家、文化人。

職場宣教大軍

職場宣教的風近年愈吹愈烈,很多弟兄姊妹不再單為升職加薪奮鬥,更渴望為主在職場贏得靈魂,願付代價作鹽作光,好叫耶穌在職場被高舉,從而轉化職場以至整個社會。使徒行傳教會與職場宣教的概念相似,都是帶領一群藝術文化人認識耶穌,一起學習彼此相愛,祝福他們的屬靈生命健康成長,甚至起來成為行業裡的宣教大軍,出去為主奪回靈魂。

使徒行傳教會雖稱為教會,但是這個群體的著眼點在於「教會聚集聖徒」的真義,過於名義上的稱呼,所以,他們每兩星期一次的聚會不是稱為崇拜,而是「A-Gathering」,意指一群聖靈充滿的信徒(apostle)為耶穌的緣故聚集(gather)。領袖們現階段不願強調聚會人數多寡,記者連番追問下才得知首次聚集已近乎滿座,估計會場最多可容納約200人。

每次聚會都有敬拜、祈禱、訊息和見證分享、報告等等,模式都是大家熟悉的,較為明顯的特色是彈性較大,例如定於星期二晚聚會,又歡迎以不同方式如畫畫、跳舞、饒舌(rap)等敬拜主和表達信仰,也開放給弟兄姊妹參與服事及分享訊息,但必先經由牧者領袖辨別察驗。

高皓正指,他們的角色是補足香港教會的需要,香港現時大概有30萬人到教會聚會,但他估計,決志信主但沒有參加教會的多達70萬人,成因眾多,如生活勞累繁忙、工作時間不配合、照顧家庭責任、閑懶等等,但這不等於這70萬人不愛主、不想認識神。目前全港有1,200間教會在假日為整個城市提供足夠的崇拜聚會,那些流失在教會外的人才是他們的目標,「我們相信他們都有潛質成為神國的領袖,更是一人追趕千人的那種勇士。」

他們亦有一個異象:與眾教會合力興起香港10萬名神國領袖大軍。高皓正指,以香港1,200間教會的力量,要帶領10萬人決志信主不難,甚至是輕而易舉的事,大概兩三年便辦得到,但要興起10萬名火熱愛主又有作戰能力的領袖,便需要加把勁。

實踐天國文化

使徒行傳教會的名稱有「行傳」(Acts)二字,取其走進世界改變文化之意。這個群體渴切將天國文化帶到地上,無論弟兄姊妹去到哪裡,都要帶著神的同在。「教會是為了神的國度,而不是為了教會本身。」高皓正認為,在末後,地上的文化要轉化,神的國度要降在世上任何地方,全世界都將要發現到,信耶穌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
他們認為天國文化是強調弟兄姊妹成為大使命吩咐要「去」的人,使萬民作門徒,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人施洗,遵守耶穌的教訓及教訓他人遵守,這樣便會常與耶穌同在。這個群體有很多人不滿足於一星期兩小時的崇拜聚會,期待每時每刻都活在神的同在裡。

要實現天國文化,他們強調以家庭作單位,與肉身的家人保持良好緊密的關係,因為神給人的呼召不是個人的,神也呼召「你和你的一家」都要得救。此外,要與屬靈的家人同行,叫所有弟兄姊妹、教會以至列國的教會要成為一個靈宮,教會要成為一個新婦,在末後等候新郎耶穌的迎娶。「當人按照家庭的模式彼此連繫,便能從關係中經歷愛,生發一份強大的力量去勝過罪。」

「我們希望放下判斷,先以愛接納人。」高皓正分享一件真人真事,曾有一名知名歌手有意製作福音歌專輯,但因有吸煙習慣而被監製潑冷水,這歌手之後離開了神。監製事後很後悔,若當時自己懂得擁抱對方,可能對方如今已為主放下煙癮,火熱愛主、服事主。因此,使徒行傳教會很想帶出一個新平台,不先去批判人的行為過錯,而是讓人先接受神的救恩,這便會因著經歷耶穌的愛以及聖靈的感動,甘心樂意向主悔改,甚至願為神放棄世界的事,全心追求祂,瘋狂愛祂。高皓正和何基佑均表示,他們從前都是如此被神尋回的,在教會即神的家裡,如藝人之家等群體,因著牧者與弟兄姊妹的愛,他們經歷到生命上的軟弱被完全接納,叫他們的生命完全轉變。

團契、牧養與裝備

一群弟兄姊妹起來服侍,隊工的合作與成長都極為重要。核心領袖過去已同行了好一段時間,關係緊密良好,可如何進一步增進關係呢?高皓正指,除了彼此認罪,彼此相愛,便別無他法,並由領袖先做起,願意先放下面子及被破碎。他與何基佑笑指,他們當中有一個「任插文化」,為了別人的長進,常常不客氣的互相提醒,以愛心說誠實話,如有嫌隙便立即溝通澄清。他們不擔心「因了解而分開」,因早已認定要擁抱對方到底。

雖然這個群體不拘泥於教會的名分,但是他們的聚集也重視教會的本義,因此要應付許多具體執行問題:牧養架構如何?如何確保信仰純正,等等。核心領袖全為信徒領袖,為確保所傳的道合乎純正,他們已邀請委身國度服事的馬健明牧師作遮蓋。。目前,由作為遮蓋的牧師、核心領袖團隊到屬靈生命較幼嫩的小羊,大概只有三代,因此,目前牧養關顧的問題不大。

裝備信徒方面,教會善用城中教會現有資源,按弟兄姊妹的需要推介課程,幫助他們屬靈生命的建造工程。他們也期待教會網絡的出現,那時便不會再有強教會、弱教會之分,而是所有教會機構合成一個網絡,互相補足,各展所長,讓所有教會的服侍果效更強。然而,高皓正和何基佑二人都坦白承認,下一步策略如要怎樣建立牧養系統、門訓系統等未有太多頭緒,仍需領袖們一起祈禱求問。

不歡迎轉會加入

縱使使徒行傳教會沒有特定形式架構,不過他們已經有一個很清晰的參與規則:不歡迎弟兄姊妹貿然轉會加入。因為他們的成立,由始至終都是為興起一個新平台,祝福未有教會生活的弟兄姊妹,並為已有教會生活的肢體打氣,祝福他們出去,成為職場及所屬堂會的祝福。

「七座山」要為主興起發光


要戰勝比你強大的七國

http://www.hkccc.org/ministry/LLM

2009年彼得‧魏格納博士(Peter Wagner)來到香港主領聚會,傳講「職場興起」的信息。他宣告香港職場的「七座山」要為主興起發光。這「七座山」就是主導著社會文化演變的七個社會範疇,包括有:

A:藝術/娛樂/體育(Art & Entertainment)
B:工商/經濟(Business)
C:教會/宗教(Church/Religion)
D:傳媒(Distribution/Media)
E:教育(Education)
F:家庭(Family)
G:政府(Government)

他說要轉化社會,必須先轉化這七座山;要轉化這七座山,基督徒必須在這七座山裡居領導地位。他鼓勵基督徒要在職場力爭上游,取得主管位置,制訂出影響社會文化的政策,發揮轉化社會的能力。

從約拿書探討城市宣教

這個世紀是個城市的世紀。

自一九四五年以來,超過四億五千萬的人口移向城市。今日,兩個人就有一個住在城市,預測到公元二零二零年,將有四分之三的人住在城市,人類以驚人的速度變成「城市族群」。整個世界在城市化,也在國際化,因為城市是人種,文化匯合處。Roger S. Greenway 1992 年在一篇名為 Bibl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City 的文章中指出:「在二十世紀的末期,城市已經變成基督教宣教的中心舞台。」 ("At the close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city has become the center stage for Christian mission.")  雖然如此,仍然有不少基督徒視城市為罪惡的所在,而逃離城市。從歷史中我們看見,甚麼時候教會從城市移到市郊,甚麼時候教會的事工就從城市中沒落。因此我們需要正視城市宣教的事工。約拿書記載了先知約拿前往尼尼微大城宣教的事蹟,富有現代的意義。

文化藝術國度復興禱告會記錄


文化藝術國度復興禱告會記錄



在昨晚的禱告會中,父神給了我們一個禱告的方向,就是 “奪回”!那些失去的地土,都將被奪回,文化藝術國度裡的人.地都要被奪回,包含人心要奪回;傳播的媒介要奪回!而祂所給予的啟示和方向包含-
a.    有如尼西米帶領少數人-對的人要來重建城,同樣的神要召聚一批對的人一起來為文化藝術領域禱告,這樣的禱告要帶下真正的復興.
b.    號角聲已響起,現在我們所做的乃是先知性的行動,會有對的人被召聚來到這禱告會中.
c.     方向的舵-神的話語要充滿在文化藝術領域,文化藝術的山頭要被神的話語來指引出正確的方向.
d.    願父神賜下柔和謙卑給文化藝術者,以致於我們可以彼此連結.
e.    看見一棵樹-主是葡萄樹,我們是枝子,讓我們更多連結於樹.